“以酒勾兌酒,然后制成味道較好的酒。”在文王貢酒生產基地,文王集團董事長劉素敏自己動手調制了一壺新酒,並認真的解說著物理勾兌的原理和步驟。
“物理勾兌實際上就是以酒勾酒,多年來,我們堅持自家釀造,就是全部用自己釀制的酒基,經過分級不同年限的存放,以酒調酒、調味,整個勾兌過程中不添加水及其他任何食品添加劑等香料成分。每開發一鐘新產品,我都要認真把關,確保質量,文王貢酒堅持的是先做質量再做品牌,堅持做健康酒,良心酒。”劉素敏表示。
日前,文王貢酒生產基地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,百名記者走進文王,近距離感受文王貢酒生產工序和工藝。記者環繞文王酒廠參觀一周,位于安徽臨泉縣的文王貢酒生產基地功能區分、布局很合理。制曲、釀酒、包裝等一套工序環環相扣,流水線生產井然有序。文王集團宣傳部部長馬宗學說,文王貢酒的“自家釀造”不是僅僅停留在口號上,文王人追求每一瓶文王酒的品質,在曲酒生產過程中,采用傳統的純糧固態厭氧發酵的“老五甄”工藝,低溫入池,通過120—180天的緩慢發酵產酒生香,并以緩火蒸餾、量質摘酒、分質並壇、自然老熟的方法生產,從而確保原酒的純天然性。
不僅僅是在生產工藝上講求品質,目前在文王集團還實行一項制度,也充分體現了文王集團質量第一的原則。公司實行的是質量工資制度,其中,質量工資占員工薪水的60%,產量工資僅佔到40%。也就是說,如果員工釀酒質量上犯了錯誤,產量即使再高,工資也是要縮水的。推行這個制度是保證員工從自身做起,自覺地扎扎實實釀造放心酒。
文王集團至今已有50多年發展歷史,占地面積600多畝,年上繳稅收一億多元,目前擁4000多名員工,數千條發酵池,400畝生產釀造基地及幾十條現代化包裝生產線。公司多年來加強企業自主研發,不斷創新,用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、質量中心、化驗中心。企業的領頭人劉素敏是專家級釀酒大師,畢業于原無錫輕工業學院(現為江南大學)釀造專業,從事釀酒30多年,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業出身的白酒企業負責人。
“這些年來,我從搭酒池、採曲等環節一手抓起,慢慢看到廠子大起來,文王的品牌也小有名氣,已經是中國馳名商標、綠色食品。現在更是希望這個品牌能夠長久發光、做大做強。”談及目前市市場上有些酒類企業出現的化學勾兌現象,劉素敏說,文王貢酒堅決不會走這條路。